法規名稱:
|
|
|
1 | 一、本要點依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第八條第三項規定訂定之。 |
2 | 二、全民戰力綜合協調組織(以下簡稱戰綜組織),係行政動員與軍事動
員間之協調介面,其任務如下:
(一)動員準備階段:協調行政動員準備執行機關,掌握責任地區內之動
員能量,協力軍事動員準備,並協助地方處理災害救援事宜。
(二)動員實施階段:協調整合行政動員準備執行機關將所積儲之人、物
總力,迅速轉化為具體實質戰力,以支援軍事作戰或緊急危難所需
。 |
3 | 三、戰綜組織之工作推動,係以直轄市、縣(市)行政區域為核心,各級
行政機關、公、民營事業機構為後援,作戰區為作戰部隊動員需求與
派遣兵力支援地方之統合單位,地區、縣(市)後備指揮部為政、軍
協調溝通之管道,以凝聚與發揮民、政、軍整體力量。 |
4 | 四、戰綜組織於動員準備階段以「會報」方式組成運作;於動員實施階段
轉換成「中心」,採二十四小時輪值運作。 |
5  | 五、全民戰力綜合協調會報(以下簡稱戰綜會報)區分為:臺閩戰綜會報
、地區戰綜會報、直轄市及縣(市)戰綜會報三種,分別由全民防衛
動員署後備指揮部、地區後備指揮部、縣(市)後備指揮部(或後備
服務中心)設置之;無地區後備指揮部者,由所在作戰區(防衛)指
揮部設置之;其體系表如附件。 |
6 | 六、臺閩戰綜會報置召集人、副召集人各一人,分別由國防部參謀本部參
謀總長、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指揮官兼任;執行長一人
,由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參謀長兼任;委員若干人,由
召集人就中央相關部、會動員會報執行秘書、各軍種司令部副司令及
重要公、民營事業機構負責人聘兼之;下設秘書組,由國防部全民防
衛動員署後備指揮部指定單位兼任之。 |
7 | 七、臺閩戰綜會報掌理事項如下:
(一)執行行政院動員會報指示事項。
(二)全民防衛動員準備相關法令研修之建議。
(三)召開委員會議及出席指導下級會議並辦理建議案之審查、彙復事宜
。
(四)協助辦理動員幹部召訓事宜。
(五)配合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及國軍演訓,驗證政、軍動員協調效能。
(六)協調支援軍事作戰及災害防救所需之人、物力動員整備事項。
(七)其他有關戰綜組織與各級動員會報、災害防救組織之工作協調聯繫
事宜。 |
8 | 八、地區戰綜會報編設區分及工作推動之行政區域如下:
(一)臺灣本島:
1.北部地區(第三作戰區)戰綜會報:宜蘭縣、基隆市、臺北市、
新北市、桃園市、新竹縣及新竹市等七直轄市、縣(市)。
2.中部地區(第五作戰區)戰綜會報:苗栗縣、臺中市、南投縣、
彰化縣、雲林縣、嘉義縣及嘉義市等七直轄市、縣(市)。
3.南部地區(第四作戰區)戰綜會報:臺南市、高雄市及屏東縣等
三直轄市、縣(市)。
4.東部地區(第二作戰區)戰綜會報:花蓮縣及臺東縣等二縣。
(二)外、離島:
1.澎湖地區(第一作戰區)戰綜會報:澎湖縣。
2.金門地區(金門防衛部)戰綜會報:金門縣。
3.馬祖地區(馬祖防衛部)戰綜會報:連江縣。 |
9 | 九、臺灣本島地區戰綜會報置召集人一人,由所在作戰區指揮部指揮官兼
任;副召集人一人,由所在地區後備指揮部指揮官(東部地區由第二
作戰區副指揮官)兼任;執行長一人,由所在地區後備指揮部參謀長
(東部地區由第二作戰區參謀長)兼任;委員若干人,由召集人就其
內部各一級幕僚單位主管、所屬部隊長(含三軍作戰管制單位)及工
作推動行政區域內之直轄市、縣(市)長、議長聘(派)兼之;下設
秘書組,由所在地區後備指揮部(東部地區由第二作戰區指揮部)指
定單位兼任之。 |
10 | 十、外、離島地區戰綜會報置召集人、副召集人各一人,分別由所在作戰
區(防衛部)指揮官、副指揮官兼任;執行長一人,由所在作戰區(
防衛部)參謀長兼任;委員若干人,由召集人就其內部各一級幕僚單
位主管、所屬部隊長(含三軍作戰管制單位)及工作推動行政區域內
之縣長、議長、後備軍人輔導組織代表聘(派)兼之;下設秘書組,
由所在作戰區(防衛部)指定單位兼任之。 |
11 | 十一、地區戰綜會報掌理事項如下:
(一)執行臺閩戰綜會報指示事項。
(二)召開委員會議及出席指導下級會議並辦理建議案之審查、承轉及
彙復事宜。
(三)協助辦理動員幹部召訓事宜。
(四)協調工作推動行政區域內之直轄市、縣(市)戰綜會報獲得及彙
整人、物力調查編管資料,並協助徵購、徵用簽證事宜。
(五)配合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及國軍演訓,驗證政、軍動員協調效能。
(六)其他有關戰綜組織與各級動員會報、災害防救組織之工作協調連
繫事宜。 |
12 | 十二、直轄市、縣(市)戰綜會報置召集人一人,由縣(市)後備指揮部
(金門縣、連江縣由後備服務中心)敦請直轄市、縣(市)長兼任
之;副召集人二人(金門縣、連江縣一人),其中一人由縣(市)
後備指揮部(金門縣、連江縣由後備服務中心)敦請直轄市、縣(
市)副首長兼任,另一人由縣(市)後備指揮部指揮官兼任;執行
長一人,由縣(市)後備指揮部參謀長(金門縣、連江縣由後備服
務中心主任)兼任;委員若干人,由召集人就直轄市、縣(市)政
府所屬之部門首長(主管)與行政區域內之軍事單位代表、鄉(鎮
、市、區)長及重要公、民營事業機構、社團負責人聘(派)兼之
;下設秘書組,由縣(市)後備指揮部(金門縣、連江縣由後備服
務中心)指定單位兼任之。 |
13 | 十三、直轄市、縣(市)戰綜會報掌理事項如下:
(一)辦理地區戰綜會報會議決議事項。
(二)召開委員會議並辦理建議案之審查、承轉事宜。
(三)協助辦理動員幹部召訓事宜。
(四)協調相對層級動員會報獲得人、物力調查編管資料,並協助徵購
、徵用簽證事宜。
(五)配合全民防衛動員演習及國軍演訓,驗證政、軍動員協調效能。
(六)其他有關戰綜組織與相對層級動員會報、災害防救組織之工作協
調連繫事宜。 |
14 | 十四、各級戰綜會報應定期召開會議,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,並由召集
人召集之;召集人未能召集時,由副召集人代理。
前項定期會議召開之時間及次數如下:
(一)臺閩戰綜會報:每年十二月,召開一次。
(二)地區戰綜會報:每年五月、十一月,各召開一次。
(三)直轄市、縣(市)戰綜會報:每年二月至四月、八月至十月,各
召開一次。
直轄市、縣(市)戰綜會報之定期會議得與相對層級之動員會報及
災害防救會報合併召開。 |
15 | 十五、戰綜組織與業務,由行政院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協調、指導
之。 |
16 | 十六、各級戰綜會報於平時之關係為工作協調與業務指導。
戰時,臺閩戰力綜合協調中心對地區戰力綜合協調中心行作戰管制
,地區戰力綜合協調中心對轄內直轄市、縣(市)戰力綜合協調中
心行作戰管制。 |
17 | 十七、各級戰綜會報於重大災害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之運作如下:
(一)臺閩戰綜會報:秘書組應即派員進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,遂行災
害防救相關事項之協調與作業。
(二)地區戰綜會報:秘書組應即派員進駐相對層級之作戰區(防衛部
)「國軍災害應變中心」,掌握行政區域內之災損狀況,協調國
軍支援災害處理事宜。
(三)直轄市、縣(市)戰綜會報:秘書組應即協調相對層級之動員會
報,共同派員進駐相對層級之「災害應變中心」,協調國軍支援
災害處理事宜。 |
18 | 十八、各級戰綜會報於動員實施階段(戰時)轉換成中心之運作如下:
(一)臺閩戰綜會報:依令轉換為台閩戰力綜合協調中心,受行政院動
員協調管制中心指導,並納入國防部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運作,負
責指導各作戰區計畫內人、物力動員與跨區支援事項。
(二)地區戰綜會報:依令轉換為地區戰力綜合協調中心,並應結合相
對層級之作戰區「聯合作戰指揮中心」運作,依實際作業需要編
組、分工,負責協調直轄市、縣(市)政府動員協調管制中心掌
握各項動員能量,以支援作戰及應急之需求。
(三)直轄市、縣(市)戰綜會報:依令轉換為直轄市、縣(市)戰力
綜合協調中心,並應結合相對層級之動員會報、災害防救會報轉
換為「聯合應變指揮管制中心」,依實際作業需要編組、分工,
負責協調動員民、物力,支援軍事作戰。
前項各級戰力綜合協調中心轉換之程序、編組,由國防部全民防衛
動員署後備指揮部定之。 |
19 | 十九、各級戰綜會報於動員實施階段(戰時)轉換成中心之時限如下:
(一)臺閩戰綜會報:三小時。
(二)地區及直轄市、縣(市)戰綜會報:二小時。 |
20 | 二十、各級戰綜會報於動員準備階段,與其納編單位間之通信,運用現有
通信系統連繫;動員實施階段(戰時),依「戰備各階段公、民營
通信設施支援軍事管制運用辦法」統一規劃辦理之。 |
21 | 二十一、各級戰綜會報所需業務經費由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指導所屬後
備指揮部,循預算編列程序,在國防部主管額度內,統籌編列。 |
22 | 二十二、各級戰綜會報之編組人員名冊,應陳送其上一級備查;編組委員
如有異動時亦同。 |
23 | 二十三、各級戰綜會報對於辦理會報業務績效優良有具體事實者,應依權
責予以獎勵,並得呈報行政院動員會報辦理議獎。
|